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慈善公益> 飢餓比病毒可怕 佛光人印度賑饑

慈善公益

字級

飢餓比病毒可怕 佛光人印度賑饑

【人間社記者 心晝 加爾各答報導】 2020-05-31
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,印度目前已超過16萬5386人確診,而且嚴重的幾乎都是主要城市,包括新德里、孟買、加爾各答等,全國封鎖期也再度延至5月31日。許多失業勞工受困異鄉,對他們來說,飢餓與生存比防疫更為迫切。

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看到印度勞工與貧民的需要,兩個月來透過當地六協會積極投入慈善救濟工作,共發放逾6萬5千公斤糧食、近2千7百份午餐、上萬片口罩、兩百套防護衣等物資,更將援手伸至海拔2千公尺以上的大吉嶺、近5千公尺的拉達克偏遠山區弱勢居民,所有慈善救濟活動共近4700戶家庭、一所200多人的老人院受益。

●慈悲無界限 弱勢免於斷炊

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表示,疫情期間,秉持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與行菩薩道的精神,世界總會副祕書長覺誠法師指導覺門、妙如兩位輔導法師,主動關心印度佛光會員的情況,並給予協助,同時率領印度古笈拉、清奈、海德拉巴、加爾各答、大吉嶺、拉達克六個協會,為受苦的印度勞工與貧民奉獻微薄之力。

其中,4月分時,加爾各答協會會長楊桃容號召幹部與會員捐款採購300公斤大米,以及40公斤的扁豆與砂糖,發揮慈悲無界精神,送至天主教The Little Sister of the Poor開辦的老人院,協助他們解除糧食危機,救助2百多位老人免於斷炊。

緊接著,楊桃容馬不停蹄帶領幹部與會員備辦更多的大米與扁豆,發放給因封鎖多日三餐困難的日薪勞工們,多日來發放逾2千多公斤大米、450公斤扁豆,計有近500個家庭受益。

●全國封鎖令 衝擊民眾生存

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指出,印度全國實施封鎖政策,對民眾造成很大衝擊,位在東北方的大吉嶺民眾也不例外。因位處高山,人民依賴茶園與旅遊業維生,日用品、食物、蔬菜等均須靠平地輸入,因此當封鎖令執行逾兩周後,大吉嶺百姓便已陷入糧食短缺危機,大吉嶺協會不斷接獲民眾上門求助。

於是,在協會督導法忍法師、會長Jambu Lama與祕書Nima Gyamtsho Sherpa的合作之下,針對山區茶園勞工與貧困的民眾展開糧食發放,卻一度因需要救濟的民眾實在太多,救濟金一度用罄,只好向世界總會求助,幸好很快獲祕書長覺培法師,以及副祕書長覺誠法師回應,持續展開救援。

大吉嶺協會的救濟覆蓋山區23個村莊,發放了逾7千公斤大米、1千400公斤豆子、2萬2千592公斤蔬菜、140份口罩,逾1412個家庭受惠。

●拉達克協會 研擬長程救濟

另外,位於印度的西北方的拉達克,在喜馬拉雅山脈最西邊,海拔在3千至7千公尺之間,是世界上最崎嶇、最荒蕪的山地之一,但也阻擋不了新冠病毒侵襲。第一個確診案例是來自Chuchot村的68歲老人,被確診後該村即刻被封鎖,患者接受隔離治療,當局也很快的設置收容中心。

世界總會表示,如同大吉嶺一樣,拉達克民眾生活所需得靠平地或首都德里運輸。封鎖不斷延長,導致當地民眾生活日益艱難。拉達克協會副會長Padma Stanzin帶領理事Nawang Thinless等幹部,研擬救濟方案,不僅發送逾千份營養午餐予第一線的醫護人員、警察以及殘障人士等;也發放糧食給住在海拔近5千公尺高山、只能居於帳篷的貧民與弱勢族群。此外,拉達克協會還捐贈百件防護衣具給疫情治療醫院。
12345678910第1 / 56頁
追蹤我們